【青島早報】提琴混搭二胡 名師對話琴童
5月30日晚,2021年“藝·青島”大師班在青島市人民會堂舉行了開幕式演出,青島市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與來青參與“藝·青島”大師班系列課程的藝術名家們同臺獻藝,為島城的藝術愛好者帶來了一場交響與民樂混搭、傳統(tǒng)經典與現(xiàn)代流行碰撞的音樂盛宴。在接下來3個月的時間里,這些被譽為“中國音樂界天團”的藝術家們將留駐青島,為島城的琴童們精細打磨琴藝,精準提升演奏水準。
與名家合作歷練樂隊
“藝·青島”音樂大師班是青島演藝集團打造的文藝品牌,從2018年舉辦第一屆以來,每年邀請不同專業(yè)的音樂學院教授、專家來青授課。與國內多數(shù)大師班僅面向專業(yè)學生不同,“藝·青島”大師班更注重音樂的普及,面向全社會全方位授課。
2021年“藝·青島”大師班于5月30日至8月21日開課,通過大師公開課和國內專業(yè)院校教師一對一授課,為每位學員提供悉心指導。大師班期間還將上演3場精彩的音樂會,優(yōu)秀學員有機會登臺與大師班教授同臺演出。
在5月30日晚上舉行的開幕式演出上,著名指揮家、長號演奏家徐東曉以青島市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的身份執(zhí)棒演出。徐東曉表示,樂隊的年輕樂手們都很不錯,只是舞臺經驗比較少。他自今年3月上任至今,除了完成常規(guī)的演出任務外,用大量時間精力訓練和打磨樂隊。與國內藝術名家的合作演出是青島市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常規(guī)演出季的一部分內容,“‘藝·青島’音樂大師班在青島舉辦期間,不僅許多學藝的孩子前來上課,樂團的許多演奏員、樂手也虛心求教。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對樂隊而言是一個全方位的訓練。 ”
“提琴+二胡”青島首演
在開幕式演出中,青島樂迷一飽耳福,聆聽到德國作曲家施耐德為中國音樂家盛利和段皚皚創(chuàng)作的作品《馬可波羅組曲》,這是該作品在青島的首演?!恶R可波羅組曲》是一首中西元素混搭的作品,用到的主要樂器為中提琴和二胡,而這兩種樂器的演奏者也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黨總支書記、中提琴教授盛利與上海民族樂團二胡獨奏家段皚皚。談及這一作品,盛利認為,這一作品不論形式還是曲風都作出了創(chuàng)新,“中提琴和二胡都是弦樂,律制、音色各有不同,這種感覺就像是東西方的一種對話,有時商討、有時爭吵,在這個過程中雜糅、爭鋒,最終融合。 ”段皚皚則認為,提琴與二胡雖然都是弦樂,但一個彈撥一個拉弦,二者之間還存在著音色、演奏習慣以及審美的差異,“尤為挑戰(zhàn)的是,這是一首德國作曲家的作品,音樂作品中的語匯也是個挑戰(zhàn),如何做到既堅守傳統(tǒng)又別出新意,這是我在演奏過程中注重解決的問題。 ”
大師班公開課聚焦琴童培養(yǎng)
大師班的音樂家們主要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其中包括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及助理藝術總監(jiān)、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級管弦系室內樂教研室主任陳允,中央音樂學院長笛教授韓國良,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黨總支書記、中提琴教授盛利,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號教授陳光,中國著名長號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長號教授劉洋,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黃辰星,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小提琴演奏家麗達,中央音樂學院圓號副教授滿燚,中提琴演奏家、沈陽音樂學院中提琴副教授韓繼光等。大師班期間,還將特設由琴童以及琴童家長共同完成的公開課,就琴童家長關心的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包括練琴時間管理以及練琴效率、要走專業(yè)道路的琴童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練琴過程中家長該擔當什么樣的角色、家長應如何培養(yǎng)初學的孩子練琴,以及家長如何正確對待、理解考級,如何讓孩子們喜歡上練琴等。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