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早報】歌劇《國·家》詠嘆無名英雄
由青島演藝集團出品、青島市歌舞劇院創(chuàng)排的大型民族歌劇《國·家》將于下周在城陽大劇院正式立戲,向文旅部民族歌劇傳承發(fā)展指導委員會專家匯報演出。 10月中旬,該劇將亮相第四屆中國歌劇節(jié),這也是繼“文華大獎”歌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之后,青島推出的又一部歌劇力作,展示島城的文藝力量。歌劇《國·家》正在排練。歌舞劇院供圖
小人物演繹家國情懷
“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上鐫刻的那些前赴后繼的無名烈士們,讓我浮想聯(lián)翩,難以釋懷,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共和國大廈。我寫這部民族歌劇《國·家》的初衷就在于此。 ”著名劇作家代路表示,自己在2018年就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小人物,大情懷;小角度,大視野”,從這個角度呈現(xiàn)家國情懷,《國·家》將用現(xiàn)代的舞臺審美,融入象征性藝術表達,演繹革命浪漫主義精神。
“三十畝地一頭牛 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句被代路寫進主題曲的歌詞,代表著建國之前普通百姓向往的生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無數(shù)無名英雄前仆后繼,不畏犧牲。而有些人,犧牲在開國大典前夕……
《國·家》的故事集中發(fā)生在開國大典舉辦的前幾天里,一股國民黨殘匪妄圖混進北平城制造事端,破壞開國大典順利進行。首長命令排長趙鐵柱帶領一個班前去殲滅。一場特殊的戰(zhàn)斗拉開序幕。本劇只寫了四位普通戰(zhàn)士和一位女民兵隊長。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動人故事,各自都有各自的不同命運,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就了一曲英雄贊歌。
國家大劇院著名導演沈亮此次受邀執(zhí)導該劇,她在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反復強調一個主旨:“犧牲是結果,而為什么犧牲是核心。犧牲之后是誰帶著我們看中國艷陽天,這才是主要的。 ”在這位80后導演看來,出生在改革開放后的盛世的一代,沒有經(jīng)歷過波瀾壯闊時代的殘酷,但是我們應該了解,“碰到時代波瀾,中國人都是有氣節(jié)的。 ”再度沖擊全國歌劇舞臺
今年10月,中國第四屆歌劇節(jié)將在山東舉辦,于濟南開幕,在青島閉幕。開幕演出定了山東歌劇《沂蒙山》,《國·家》則代表青島再度沖擊全國歌劇舞臺。 “作為東道主,我們必須有精彩作品。 ”《國·家》制作人、青島演藝集團副總經(jīng)理、青島市歌舞劇院院長張樂群表示,在創(chuàng)排“文華大獎”歌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之后,整個團隊有信心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國·家》。
目前,《國·家》已入選2020—2021年度文旅部 “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fā)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2021年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百年百部”創(chuàng)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等等。 “我們是從全國上百部作品里,脫穎而出,成為七臺扶持劇目之一,給我們團隊樹立很大信心。 ”張樂群說,青島歌舞劇院作為一個地方院團能在全國舞臺上與國家級院團同場競技,正是因為院團文化體制改革的發(fā)展,曾經(jīng)《馬向陽》把歌舞劇院六個團推上了舞臺,如今《國·家》集合整個劇院的團隊,267位演職員,為一臺戲而凝聚。
沖擊第四屆中國歌劇節(jié),作為獲過“文華大獎”的團隊,壓力很大,“大家都是帶著期待的眼光去看我們,也會帶著高標準去評判。 ”但是張樂群表示,《國·家》團隊,很有信心。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